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中国自南北朝下来一直到清朝,治国有个秘方,这个秘方是什么?就是“以孝治天下。”也就是以孝治国。凡是尽孝的人对企业才能尽心尽力,对企业才能忠。所以过去有句话叫“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就是这个意思。
在清朝为官有三本书必须要读,第一本书是《孝经》,第二本书是《道德经》,第三本书是打仗用的《三国演义》。为什么要读孝经,孝经是曾子写的,就是告诉你尽孝的人才能尽忠。“百善孝为先,看心不看迹,看迹穷家无孝子”,看你这个人好不好,就看你孝不孝,假如你对父母长辈都不孝的时候,你就不要谈对国家、对社会如何如何了。“百善孝为先”怎么孝?叫“看心不看迹”,怎么看心?看你给一百元钱、一千元还是一万元钱吗?你可知道有时候一百元钱比一万元钱都重,孝心才是最重的。有首歌唱得好,叫“常回家看看”,守着父母,手握着她的手,坐下来听他唠,你给他一百元钱、一千元钱他不一定很高兴,不如坐在她身边听他说话,一句话都不要反驳她,什么这个地方对,那个地方不对,这个不是圆的不是方的,你千万不要去评论、反驳,只要她高兴!这叫看心不看迹。如果看迹,看给多少钱、给多少物,穷人家就无孝子了,可自古以来是“家贫出孝子”,浅显的几个字,说出了最深刻的道理。
大孝孝天下。曾子写的《孝经》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尽孝,要尽大孝而不是小孝,小孝是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大孝是孝天下。既然有小孝、大孝,就有个中孝?不是军衔啊!我们结婚以后都有两个父母,对两边的父母如何孝呢?这个学问就大了点,是这家一百元钱,那家一百元钱吗?或者这家五千元,那家五千元吗?是也不是。关键还是个心,有个平等心,看两家老人的需要,你能让他们高兴、满意、顺心就好。
“大孝孝天下”,孝什么?看别人的父母都像自己的父母一样,这个叫大孝。看见老人你都发心去孝敬,你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前些年,有一次我回老家看望父母,两县之间坐个中巴车,那个车不是很漂亮,十米、二十米就停下上人,我上车刚坐下,有位老奶奶气喘吁吁的上来了,是个小脚老人,她上车还没问多少钱一张票,就先从兜里掏出一个手绢包来,这是老人的习惯先掏钱,看那个手绢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了,然后打开,里边的钱多是一角二角的,最大的一元二元的,打开以后,再问售票员多少钱一张票?售票员说四元五角,她说前两天不是四元吗?售票员说刚提价,然后老奶奶转过身准备下车了!我的心突然一动,对售票员说:“我给她买票,请老奶奶坐下吧”,老奶奶听售票员说我给她买了票,用当地土话对我说“这怎么好”!我给大家报告,做了这件事后,给我带来的快乐不是一时的,和我爸妈聚在一起后,想起这件事就会高兴。我当时看那个手绢,看见她为5毛钱下车,就想起了我妈妈,当时就是这样一种感受。尽孝、做善事有时还要看有没有机会,有时候我们想做没有机会了!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感受有多么痛!
“大孝孝天下”,爱天下人才为大孝。也就是说,你孝敬父母长辈,这是小孝;等你长大成家,你就有了两方的父母,你能用同等心去孝敬双方的长辈,这算是中孝;普天下的人都会老,我们也要做父母,父慈子孝,你能用平等心孝敬天下的父母,视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用慈爱的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视天下儿女如同自己的儿女,这个叫大孝。你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要做一个孝子,不仅仅要对父母好,你还要尊敬你的长辈,尊敬你的上级,热爱你的顾客、热爱你的部属,热爱……,这才算大孝。
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公司、爱员工、爱顾客,他一定也是忠诚的人。因为忠诚是一种情爱的发挥,如果他没有基本的爱心,连父母都不爱,他也不可能对公司、对顾客、对员工有起码的忠诚。过去选拔人才,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就是说,做领导的人应以孝子之心来做管理工作,真正做人民的公仆,不违背人民的意愿,不违背顾客、员工的意愿,不违背公司的原则,这样的人才算孝子,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做任何事,都看你有没有一个真心,尽孝亦是如此。所以“百善孝为先,看心不看迹”。有孝心、爱心、忠心,有热情,如果能力不够,你可以学,心不够,就没有办法了。在企业里,我们需要的是每一个人有一个真心!
孝的真意是什么?就是爱,也就是回过来要感恩回报的爱。就是说,父母养活你十几年,你要回报;企业提供你工作的机会,发展的机会,如今你有了能力,需要你来回报,你要回过头来奉献,这就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