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8月22日晚10:00,倍受瞩目的雨果奖在美国西雅图附近的斯波坎市颁出。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获奖,创造了中国科幻的一个记录,《三体》也逐渐在国内火热了起来。作为一部科幻小说,《三体》在故事及情节上的设计,也有几点值得培训师在课程设计中作为参考。
第一:代入感。《三体》本来讲述的是科幻故事,但却以文革时期的故事展开,使得相对陌生遥远的科幻话题忽然之间有了熟悉的氛围。在培训中,学员一开始对课程同样陌生,优秀的培训师往往会通过精心设计的破冰环节,让学员随着简单的互动或者有趣的游戏,迅速消除陌生感和防备心理,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第二:制造悬念。故事在开始部分就抛出了一个情节:主人公眼睛里面看到的神秘倒计时。小说并没有马上解释,而是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让读者带着悬疑不断读下去,然后围绕着这个倒计时,故事继续发展,情节逐步铺开,直到故事进入高潮,一切真相大白。在培训中,设计悬念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教学方法。如“为什么有些人干得少却拿得多?”“你知道为什么猫有九条命吗?”等等类似悬念的设计,有助于勾起学员的学习欲望,让学员带着发现目标的动力主动学习。
第三:虚构的故事中带着科学的理论。一般来说,作为科幻小说,在情节上容易脱离现实理论基础,使小说的思想性无法有效落地,不能带给读者厚重的阅读感受。《三体》中的各种科学理论,在现实的科学界都有其理论基础,如黑洞、引力波、暗物质等等,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科普作家李淼先生不久前也出版了《三体中的物理学》一书,对这些知识做了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可见《三体》小说中的科学现象是源于现实理论上的艺术加工,既有真实感带来的震撼,又有艺术化带来的想象。在培训当中,讲师不免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案例素材,对于素材的选择,也应该“虚实结合”,所谓实,是指案例在学员的角度上要有其合理性,学员在阅读案例时能有熟悉的感觉,从而产生动力认真解读分析;所谓虚,指的是案例不一定要百分百按原样照搬,很多案例是需要根据教学需求进行加工的,或增、或删、或改,使案例分析的主题更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