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职业倦怠的应对良方
案例:
P客户单位在我公司委托代理了一批高级职员,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年龄为26-30岁,进P单位工作时间有3年左右。P单位母公司在国外,P单位所有中方职员最高职位为高级职员,这批员工觉得升职无望,但有舍不得目前的工作环境和福利,抱怨较多,P单位采购了我公司的EAP服务,对该批员工进行团体辅导。
在团体辅导之前,公司EAP工作人员已从客户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等收集到该批员工在工作场地的表现,反馈比较多的非职业化行为有:即使有重要紧急的工作,也不愿意加班;公开抱怨公司的升职机制不合理,但又不愿意离开;犯错以后颇多借口;只愿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团体辅导的时候,给员工们进行了简单的职业倦怠测试,数据表明该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成就感处于中低水平,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需要进行心理调节。
员工们可提升的地方似乎都集中在行为方面,但按照人的大脑的工作层次(如图所示),行为其实只是我们能看到的,处于较低层次的现象,做什么和怎么做,从来都只是表象。这一切都由深层次的东西来决定。比方说信念和价值观是我们行为的内部驱动力,我想为社会做什么贡献(精神层次)、我将如何过完这一生(身份层次)又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观、影响着我们采取行动时所做的决策。人永远都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也拥有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状况的智慧。就行为问题解决行为问题,往往短期内容易见效,但人的行为易变,管理又不能面面俱到,所以需要从深层次的根源着手,把根子摆正了,行为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并能有持久稳定的效果。
精神层次的东西,需要人有一定的阅历、愿意为社会和他人有所贡献的时候,才会做出清晰明确的决定,所以,此次团辅的重点就是帮每个员工确定自己的身份,让他们弄清楚“我是谁”,并确定短、中、长期的人生目标。
通过绘画分析、磁铁治疗、诊断练习等等,每个员工都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很多人表示,以前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每天都是在浑浑噩噩过日子,觉得工作没劲儿生活无聊。也有人表示,自己就想过平淡稳定的生活,所以目前这份工作,其实是适合自己的。
确定了身份和目标之后,员工们又制定并分享了个人的实施计划,计划中有很多学习成长的细节,让其他的团体成员动容甚至留下了眼泪。
团体辅导后的一个多月,公司EAP工作人员进行了回访,客户表示员工士气和工作态度等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升,能确实感受到,员工的精神面貌有很大改观。而有位员工也表示,自从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和目标后,他觉得浑身充满力量,走路连背都更挺拔了,他可能会离开这家单位,追求更好的发展,过积极上进的一生。对员工的此种反馈,客户单位管理者代表也表示理解、欣慰和支持。
结束语:当员工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中,渐渐会对工作丧失热情、耐心、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从而产生各种让管理者头痛的行为,再严厉的制度、再精确的奖惩,都只是调整员工行为的外部工具,当这些刺激无法唤起“企业睡人”(心理学家克丽丝汀·马斯勒对职业倦怠症患者的称呼)的时候,管理者不妨从员工的心理着手,从大脑思考的最核心层次开始,引导员工确立自己的身份,帮员工觉察他们的人生起航前那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从而让员工自发自觉地改善行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所做的,都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所成为的,其实始终都是我们愿意成为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