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电商培训师廖志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jackielzw
1号店迷途
7月23日,距离1号店两位创始人于刚、刘峻岭确切离职消息被爆出的10天后,1号店大股东沃尔玛终于发布了一个初步的接盘方案:收购1号店剩余的全部股权,由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亚洲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王路来领导这家电子商务公司。
这在1号店内部已经算不上新闻了。早在几天前,就有1号店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透露,“王路接管应该是确定了的。”而两位创始人把股权转给沃尔玛,也是员工们意料之中的事。从今年开始他们已经很少在公司出现了。
1号店
这10天里,1号店内部暗流汹涌。
“大批员工都在离职或考虑离职。”一位刚刚离职的1号店员工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据他透露,1号店一直在招人,但“进来的没有走的多”。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1号店总部,竞争对手和同行创业者们已把挖人的摊子摆到了大门口。“基本上工资都是翻倍的。”
“我们就准备去挖人。1号店是重灾区,之前投资人也说,想挖人,去1号店啊!”某电商创业者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和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生死劫”一样,这个现象也和阿里巴巴脱不开干系。
早在2010年,当时的天猫、京东、当当、1号店纷纷开始大举扩张,电商企业们首先把挖人目标瞄向线下商超。几年间,这些线下人员逐渐被培养得互联网化,平台间的人员流动也不曾间断,尤其是1号店和阿里巴巴之间,就像连上了传送带的流水线,单向输送,源源不断。
“在华东地区能做得好的平台,只有阿里和1号店了。离得又近。”有接近两者的资深电商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阿里巴巴的类目运营尤其是食品类目,主要来自两个渠道,线下商超采购运营和1号店。”
阿里巴巴离职潮后,这个情况变本加厉。2014年3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公司在美国上市的事宜。在这前后,不少积攒了大量期权的阿里员工开始离职,其中,天猫和淘宝两个阿里的“重灾区”,也是吸收1号店员工最多的。
如果说,阿里巴巴的离职潮源于员工手握期权的安全感,以及阿里白手起家的创业文化让老员工们个个胸怀野心感觉自己无所不能,那么,1号店的离职潮则恰恰相反。
在1号店,员工们没有安全感,不仅因为不到20%的股权只为创始团队所有,整体福利待遇不高,更多来自高管接二连三离职后,却始终没有谁告诉留下的人,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
“去年年底两个VP离职,当时就已经开始传创始人要离职,这种负能量就起来了,而且传得很快。”有离职的1号店中层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农历新年后,1号店的军心开始动摇。“从过完年开始,公司不断传出有总监离职。打头炮的是CTO,紧接着技术部就有很多人离职,慢慢的业务部的就开始都在动了。”该中层形容,曾经有段时间是“一周一个高管”,“这个频率太快了。”
对于任何一个电商平台,业务部门都是最核心的体系,担负着公司销售KPI的重任——当恐慌情绪延伸到这个部门,1号店就像被推倒了的多米诺骨牌,由上至下,溃散开去。
按常理说,一个公司的高层变化,对于执行团队的影响不应该这么大,但1号店的问题在于,“他们拖得太久了!”上述离职中层认为,“员工层都基本知道了未来会变,公司却一直没有措施出台,整个公司都没有方向可打,时间一长,大家的信心就失去了。”
直到最近,代表沃尔玛的1号店人事部门终于开始有所行动——“找很多员工谈心啊,两三个一组,聊一聊。”一位离职中层对界面新闻记者说。但是这已经来不及了。“士气已经下去了。最好的点应该是去年底,那时就应该采取政策措施,来稳住这个盘子。”
更致命的问题是,直到现在,大股东沃尔玛也没能为1号店的员工们指明未来发展的清晰方向。
2011年5月,沃尔玛正式入股1号店,并于当年年底增持1号店股权至51.3%。在宣布收购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沃尔玛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克道(Mike Duke)曾明确表示,1号店就是沃尔玛在中国的电商平台,从此1号店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网上沃尔玛”这个标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