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之所以前路难行,陷入困境,是因为大家在过剩经济的时期,还在沿用消费者导向的思维模式进行营销,而没有考虑到竞争者。殊不知,当经济进入高度过剩后,“为顾客创造价值”已是过时的意识形态了,此时企业需要的是竞争导向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够的。你还得给你的竞争对手以有力的打击,用特劳特和里斯这两位营销大师的话来说——营销的本质是一场战争。
1960年代后期,美国的电脑业蓬勃发展,电子业巨人GE (通用电气)和通讯业领导者RCA(美国广播公司)也加入战场。从消费者导向的角度看,当时的电脑需求日益增长,对已在各大领域大获成功的GE及RCA来说,应该是一个扩展霸业的大好机会。但现实的情况是,IBM,UNIVAC等领先公司已在市场严阵以待,尽管GE与RCA财大气粗,技术先进,还是在IBM、NCR、Control Data、Honeywell等激烈的竞争下败下阵来。1 970年5月,GE电脑公司连年亏损之余卖给了Honeywell;接着,RCA电脑在耗资2亿多美元之后宣布关门。
具讽刺意味的是:IBM却不曾学习到它对手的教训,在电脑领域取得成功后,它因复印机市场的兴起,大张旗鼓地推出了自己的复印机产品。结果,IBM复印机在新领域受到了施乐等品牌的迎头痛击,最后被迫将新项目卖给了柯达才收拾残局。
面对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激烈,企业原有发展模式频频受挫的情况,营销战略大师杰克?特劳特与艾尔?里斯在80年代总结美国几十年来的营销史,剖析了以消费者需求理论指导营销的危险性,转而提出了“营销战争”的观念。新观念认为,营销学权威们过往对营销所下的定义已不合时宜,如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他编的教科书中认为:营销是“人类通过交换过程来满足需要和需求的活动”。在过剩经济时代,营销更像是一场商业对手之间的战争,企业应该以竞争导向的思维来争得市场。通过打击对手来发展自己。尽管今天他们的观念已取得了普遍的认同,但在当时无异于石破天惊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