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根据个人情况及所处的环境,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张再生,2002)。这一定义说明了四个问题:一、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显的个人化特征;二、职业生涯规划包含了确定生涯目标、实施生涯措施、实现目标等一系列过程;三、职业目标与日常工作目标有很大的差别;四、组织应引导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为组织目标服务。虽然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时间不长,但现在已成为企业广泛关注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具有可行性,依据个人情况和组织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应该具有适时性,规划分阶段实施,不同的未来职业目标与不同的未来时间段相对应;应该具有灵活性,作为未来的规划,应有充足的空间可根据未来不确定因素改变;应该具有持续性,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目标太高毫无意义,目标太低没有激励作用;方案太死不利于变动,方案太空又没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时,除要充分考虑到个人和组织因素外,还要考虑到规划是否合适、合理。
对于个人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员工清楚发展方向,有意识地培训和开发相关能力,实现在职业方面的持续发展。对于组织而言,不但可以协调员工发展和组织发展,还可作为吸引、留住、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前,不可不理解职业的正确含义。日本学者尾高邦雄认为,职业是某种一定的社会分工或社会角色的持续的实现,因此职业包括工作、工作的场所和地位。美国学者泰勒将职业解释为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中国学者陈婴婴将职业定义为,个人进入社会的物质生产或非物质生产过程后获得的一种社会地位,个人通过这一社会位置加入社会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美国学者阿瑟·萨尔兹将职业界定为,人们为了获取经常性的收入而从事连续性的特殊活动。日本专家保谷六郎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所得到发挥个人能力,向社会做贡献而连续从事的活动。从这些定义可看出,职业是一种社会地位,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与利益和权力相关,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社会性和经济性。
我国1987年5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将全国职业分为八大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工作人员;服务性工作人员;农林牧渔劳动者;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又细分出63个中类,303个小类。明确职业类别,了解职业特点,是制定规划的第一步。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修正的长期规划,在设计时,要考虑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考虑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等,从宏观层面认识到职业发展的局限和可能,个人只能适应而不可改变。第二,考虑组织因素,包括组织规模、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发展状况、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类型、晋升政策、人际关系等等,一切与职业发展有关的组织因素。要改变组织因素非常困难,但个人可以选择,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组织中工作。第三,考虑个人因素,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历、家庭背景、人格等等。一方面员工要正确认识自己,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自己。组织和个人只能适应第一因素,正确认识和分析第二、第三因素,寻求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的最佳匹配。
环境因素和组织因素都难以控制,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一般将注意力放在个人因素上,为员工的发展寻求一条恰当的职业发展途径。因而,要关心两个问题:了解员工和区分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了解员工,即是要掌握员工各方面情况,这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与个人相关的情况很多,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人格因素,后面将进一步解释。区分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一是要认清员工现在所处的阶段,二是分析各阶段的特点设计与员工相符的分阶段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