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扶植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后,将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及数千名王公贵族虏往北方,史称“靖康之变”。
金兵离开后,张邦昌鉴于各路“勤王”兵马威慑,迎元祐皇后入宫,并迎奉幸免于难的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河北兵马大元帅赵构。
赵构随后在南京应天府被群臣拥立即位称帝,重建宋廷,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史称宋高宗。
但宋高宗赵构面临的局势仍然不容乐观,不仅内部不稳,金兵的威胁非常现实。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金军大举南下,宋军不敌节节败退,宋高宗任命刘豫为济南知府,但刘豫在金兵围困下投降。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继续南下,宋高宗只能南逃再南逃,途中还发生了“苗刘兵变”,宋高宗退位又“复辟”,一度漂泊海上。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在短暂受挫后,因战线太长而退兵,宋高宗算是缓了一口气,返回江南,改明年年号为“绍兴”。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宋金仍然频繁交战,但对宋高宗影响不大,隆祐太后去世,宋高宗给予隆重的葬礼和纪念,还新刻了“大宋中兴之宝”。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金继续交战,宋高宗因独子早夭,膝下无子,将宋太祖赵匡胤次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赵伯琮接到宫中抚养,赐名赵瑗。
宋高宗还因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院事秦桧主张“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反问“朕北人,将归何处”,罢秦桧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宋金继续交战,宋高宗开始张罗着跟金朝议和,但成效不大。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宋金继续交战,宋高宗在丞相赵鼎鼓励下,来到平江府准备亲自渡江决战,后来因情况不严重才作罢。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宋金继续交战,宋徽宗在五国城驾崩,虽然留下“归葬内地”的遗言,但金朝皇帝不同意,宋高宗派人去金朝,也不知道这个消息。
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宋金继续交战,宋军取得一定战果,但没能突破中原。
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宋金继续交战,宋高宗派去金朝的使者回报宋徽宗及宁德皇后已去世,宋高宗就派王伦为大金国奉迎梓宫使、高公绘为副使,赴金奉迎梓宫。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继续交战,宋高宗以临安为行在,秦桧再次起用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专门负责与金和议。
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和议初步达成,金朝将河南地归还南宋,但很快金朝爆发内讧,主张议和的亲贵因谋反被杀。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金朝背盟再次大举攻宋,但各路宋军取得一定战果,宋高宗担心影响和议,加上朝廷财政不支,下令各路宋军班师。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将韩世忠、张俊、岳飞等人的兵权罢去,进封秦桧为尚书左仆射,岳飞被诬至死,宋金和议达成:“以淮水为界,求割唐、邓二州及陕西秦、商等州,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与金。金许归徽宗梓宫及太后。”
到这里,宋高宗算是偏安成功,也为南宋此后一百多年的统治,打下了基础。
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侯颖所著的《你敢不敢为理想决绝一点儿》一书中,认为一切的成功都是执着带来的惊喜,而极具耐力和毅力的人,才能成就人生的辉煌,宋高宗显然是符合这些特质的。
因为南宋一直偏安,没能再度完成一统,后世很多人都对宋高宗评价较低,但作为宋朝中兴之主,他是当之无愧的。
不要害怕失败,勇敢尝试吧,就如同《你敢不敢为理想决绝一点儿》中说的,学会坦然接受失败的事实并加以审视和分析,真正的强者,都会将困难踩在脚下!
作者:朕评 (来自豆瓣) 审:(出书大师网)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