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这个特别重要。现在大家在家庭教育中往往用的是成人思维。你用你的标准,你永远对,你永远管着孩子。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很多问题未必见得就是你绝对正确。比如说,你不愿意让你的孩子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一起玩。我就这个问题专门做过调查。孩子们的想法很有意思。有的小孩说,我们这同学虽然成绩不好,但他在其他各方面都表现得挺好,性格也特别好,凭什么不能和他玩?有的孩子说,老师们都倡导互相帮助,他学习不好,我和他一起玩还可以帮助他,怎么不对?还有孩子说,我妈让我和成绩特别好的在一起,但我在他们那里有压力。我愿意和成绩不好的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时,我感到放松。这些想法各有各的道理,但很多家长却并不了解。
最后我给大家念一下纪伯伦的 《先知·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各种非常具体的问题,包括如何表扬和奖励孩子、如何批评和惩罚、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等等。我觉得,这首诗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这些问题——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罢;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孩子是属于未来的,我们要想得更远、更彻底。要放手,要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发展。要相信,你虽然为孩子好,但是你的那种过度关爱、过度设计、过度期望,对孩子只有害,而我们的本意是要孩子好。所以,一定要记住,生命不可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