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许多企业习惯将标杆管理俗称为“对标”,这实际是一种误解。每每谈到“对标”,大家总会不由自主的认为就是从组织外部寻找学习对象。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企业在进行对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对标杆管理的狭隘理解而导致实际工作陷入僵局。
其实对标的类型有很多种,可以学习的对标对象也分为多种,有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指标对标等,甚至顾客的期望也可以作为一种基准参照物进行对标。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表面的直接可比对的数据也许不难,难的是如何进行对标分析。
企业事务千头万绪,即使是重复程度很高的单个岗位都有多种变化。因此对工作的哪个领域进行对标,也要科学选择。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重点选择占用资金较多的活动、能显著改善顾客关系的活动以及能最终影响企业结果的活动等进行对标学习,创标超越。
不论选择何种基准对象,不论在何种领域进行对标,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决不能生搬硬套地对标,也就是不能盲目照抄,否则,对标不仅不能实现学习先进、赶超对手的目标,反而会因不当模仿带来负面影响。